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今热点:三、魔法与术系

时间:2023-04-24 01:38:31    来源:哔哩哔哩

3.1 基本概念

任何生物或多或少都有操纵自身灵质的潜能,可将自身储存的富余灵质通过一些身体部位(主要为肢体、口、尾等)或某些辅助工具释放至体外的一定空间范围内,再通过意识联系进行特定的排列组合以达到某些所谓“超自然”的效果。生物操纵自身储存的灵质的能力叫做魔力,生物运用魔力达到的上述效果称为魔法。上述辅助施法的工具叫做法器。法器可以是任何固态物体,作用是引导和适时释放施法者注入的灵质,并辅助灵质空间分配或排列组合的流程。

我们称魔力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法术,根据功能又可分为辅助型、功能型、攻击型、防御型这四种类型。辅助型法术帮助提升改善施法者魔力、体质、心理等身体素质;功能型法术快捷地实现功能,高效地满足需求;攻击型和防御型法术顾名思义,用于战斗时的进攻和防守。


【资料图】

发源相近,灵质组合具有一定共同特征的法术统称为(主)术系。支系是主系的地域性派生,意即,支系之于主系类似于方言之于官话。支系有复杂的评定标准,此处不深入解释。由于生理限制,绝大多数人类和智兽能且仅能修炼一个主系。从属于任何术系的法术称为基础法术;一个或多个术系专有的法术称为高级法术。完全掌握基础法术是能够学习和自创高级法术的前提。部分条件较优越的学校开设了法术课程,而在村庄、郊野等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法术的学习则主要依赖长辈的言传身教。根据施法难度和造成影响的大小,可将其由低到高分为一阶至七阶。我们规定:所有基础法术均为一阶法术;若某个术系产生了七阶法术,则认为该术系建毕。

纪元1145年,世界魔法组织成立之际,也正式确立了六大魔法术系,分别为日系、月系、水系、炎系、暗系、生机系。

部分基础法术简介

「聚灵」:辅助型法术,可加快自身从外界汲取灵质的速度。该法术作用下的修炼速度一般可以比普通修炼方法快两到三倍,如果理解运用得当,甚至可达到普通修炼速度的10~20倍。只能施法者自主施展。

「法球」:攻击型法术,将灵质凝聚成实体球并向指定方向打出。攻击力视施法者实力而定,但存在上限。可借助法器或施法者自主施展。

「御物」:功能型法术,用自身灵质牵引目标物体的内部灵质以移动该物体。在施法者能力范围内,施加的灵质越多,操作越自如。只能施法者自主施展。

「格挡」防御型法术,将灵质凝聚为实体面以抵挡攻击,防御效果视施法者实力而定,但存在上限。可借助法器或施法者自主施展。无法抵挡某些指向性法术攻击。

严重威胁甚至侵犯个人和公共利益的法术称为黑魔法,也叫禁忌法术。目前除生机系外,其余五个术系都存在黑魔法。经世界魔法组织的努力,自魔法纪元1150年以来,各国相继禁止黑魔法的创造、传授、学习和使用,但在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黑魔法依旧猖獗,并为黑帮、犯罪集团和极端组织所利用。

部分黑魔法简介

「月痕诅咒」:五阶,月系攻击型法术,弑月分系的该法术会寄生于宿主体内,在其身体表面形成游走的紫色发光裂纹,削弱目标的魔力,周期性发作使宿主的肉身逐渐崩解致死;御月分系的该法术效果稍弱,不致死,但对宿主来说是慢性折磨。宿主无法独立解除该法术。破解极难,压制一般,较容易减弱其效果并延长发作周期。

「哀涸」:六阶,水系攻击型法术,短时间夺走生物体内所有水分以致死。破解困难,压制极难,即使幸免一死也会大面积致残或丧失施法能力。

「终末之噬」:七阶,暗系攻击型法术,逐渐扩散至生物体全身并缓慢腐蚀其各部位灵质并自行蒸发,折磨其肉体和心智,最终致死,只留下残缺的碎骨。无法破解,压制极难,中此法术后两周内必死无疑。

3.2 六大术系起源概述

日系起源于热带的人类文明和少数智兽聚落,约纪元前8000年已有相关记载,约纪元前4400年建毕,是最快具备完善体系的术系。充足的日照条件促进了该地区人类和智兽体内灵质富集,魔力的修炼和运用因而简单了不少,这是日系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日系魔法通常呈现快速波动的焰锋状或珥状灵体,色调以亮橙色、金色为主,风格狂放,瞬息万变。日系法术大多简单上手,最初用于、狩猎、开垦等,经发展和完善后用途更加广泛,但它的简易性也导致其高阶法术更难以控制,运用不当容易反噬施法者,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所以日系法术使用规范较其他系更为严格。

月系起源于大陆各地的狼族,可追溯到约纪元前8700年,是历史最悠久的术系。据史料记载,“群狼沐月致气,而不自知”,故月系法术发展极其缓慢,自诞生以来六千多年都没有明显的体现,作为狼族的“内功”,作用不明,一般认为用于强健体魄和建立默契。约纪元前2300年,随着狼族智兽人口的增加,对内和对外的领土纷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狼族开始重视月系魔法的开发并用于战争。经过艰苦求索和巨大牺牲,月系进步迅速,于纪元前7年3月正式建毕。月系有两个支系,御月系和弑月系。御月系魔法保守而内敛,通常呈现为覆盖身躯的黯淡光罩或闪烁的晶状光粒,甚至有完全不可视的,最初用于防守和拦截;弑月系魔法阴险不定,通常呈现为盘旋窜动的蛇形光柱或有规律地四处游弋的丝状灵体,最初用于进攻和追踪。二者色调皆以暗紫色,蓝紫色为主,风格玄妙,具有古典形式美,体现了狼族的审美观念。大多数修炼者专修一个支系,少数天赋异禀的修炼者同时修炼两支系。

水系起源于海洋文明,诞生于约纪元前6100年。远离大陆的深海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灵质,生活在那里的鲨和鲸受益最大,由此诞生的鲨智兽和鲸智兽在海域中占有绝对优势。最初的水系法术施展方式繁琐,效果低微,仅用于觅食和求偶,经历了约四千年的低迷期。约纪元前2000年,鲨族卡凯洛冬部落的酋长格雷瓦伊·沙克与几位长老不懈钻研,大胆优化了施法方式,大大降低了施法难度,经部落联盟内传播后,水系法术得以进入快速发展期。后来,一些强大到可以离开海水生存的鱼智兽相继占领了部分群岛并逐步向浅海扩张,并在海统战争期间创造了“水陆两栖”的法术,让水系魔法能够脱离水环境施展,这是水系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水系有一支系,冰系,起源于高纬度海域的部落,同样经部落联盟而普及。601年7月,水系建毕。水系魔法通常呈现为流体般的细长灵体柱、波浪状灵体流或翻涌的灵体漩涡;冰系魔法通常呈现为带有细小雪花的浅色气流柱或雾状灵体,或大型浅色冰晶;两者都以半透明白色或深浅不一的蓝色为主,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刚柔并济,体现了海洋文明对法术设计的匠心独运。

炎系起源于哈迪亚恩木提大沙漠中的人类伊赛文明,诞生于约纪元前6300年。沙漠中环境恶劣,沙尘暴肆虐,灵质难以捕获,绿洲聚居区的灵质资源也供不应求。所以能够修炼魔力的只有极少数富人和高地位的统治者,这极大阻碍了炎系魔法的发展。最初的炎系魔法仅用于重大祭祀活动和辅助构建宫城防风屏障。后来,著名贵族魔法学家本·马苏第偶然发现了一种珍稀巨型仙人掌茎芯内的高效聚灵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项发现,轰动了整个伊赛文明。人们于是以此为突破口,以该种巨型仙人掌及其杂交品种作为媒介来汲取宝贵的灵质,开启了炎系魔法大众化的进程。纪元前255年6月,炎系建毕。炎系魔法通常呈现为规则几何状灵体,或十字形明亮光束,色调以橙红色、澄黄色为主,自成章法,体现了伊赛文明的严明等级纪律。因其独特的发展历程,炎系魔法被戏称为“仙人掌的火气”。

暗系起源于阴黑森林的鸦族,诞生于约纪元前5500年。阴黑森林树冠低矮,密不透风,生物体死亡后释放的灵质逸散困难,经年累月的积累凝聚使得林中的富灵阴雾常年不散。鸦族世世代代在这样的环境中繁衍生息,更易诞生智兽。鸦的部族约于纪元前4500年兴起,暗系魔法随之发展。族群间领地纠纷此起彼伏,暗系魔法作为明争暗斗的工具,在不休的战乱中完善强化。魔法纪元163年2月,暗系建毕。暗系法术通常呈现为静默漂浮的放射状能量带,依附于外物的液滩,或时隐时现、环绕着闪电的不稳定法球,色调以曜黑色、纯黑色、紫色为主,风格狡猾诡异,令人毛骨悚然。暗系法术极端特化了攻击性,能对目标造成毁灭性伤害,以其残忍毒辣而臭名昭著,可“杀人于无形”,受害者“身死不见血,灰飞尸骨灭”。为消除其危险,世界魔法组织已将近九成的暗系攻击型法术列入黑魔法,同时为基础相对薄弱的功能型法术提供技术支持。

生机系起源于繁花森林,诞生时间不详,据传说可能为纪元前9000年左右,于魔法纪元1086年建毕,目前有三个支系,风系、土系、护佑系。繁花森林及周边地区气候宜人,资源充足,人类和动物的文明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异族文明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生机系魔法就是这些文明间深厚友谊的结晶产物。生机系魔法最初用于语言不通的异族之间建立心灵交流,也用于疗伤、装饰和植物助长。经过漫长和相对平坦的发展历程,生机系法术的能量利用率不断提升,峰值曾达67.35%,成为了世界上最节能,能量利用率最高的法术。其他术系的魔法的呈现形态和色调多受招式组合的影响,塑形范围有限,而生机系魔法的样式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能不受招式限制而全凭施法者自主塑造,花样繁多,绚丽多彩。然而,也正是因为缺少危机的警醒,生机系法术的攻防能力过于弱小,无法抵挡强势外族的入侵,不仅全系受制于技术封锁,许多修炼者还遭到歧视、利用、非法研究甚至屠杀。2001年世界魔法组织关于各术系修炼情况的调查显示,全球修炼生机系的人类和智兽较1971年下降了55%左右。当前,世界魔法组织强烈呼吁保护生机系,解除技术封锁以共进发展,鼓励各国为生机系人类和智兽提供无偿援助和庇护。

标签:

读图